理想是奋斗的奠基石
杨红来自苏北农村,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依靠辛勤劳作,供养两个孩子上学,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。杨红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住进楼房,也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2001年9 月,杨红踏进了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门。大一时,她就确立了清晰的目标,将主要精力全部用于学习中。为了进一步自我提高,大二时,她利用闲暇时间到盐城惠众计算机学校,一边参加图形图像设计的相关技能培训,一边兼职给学校招生。在杨红眼中,这段时间的经历给了她极大的锻炼。她说,在别人眼里兼职招生工作,只是负责写海报、贴海报、写策划、处理word 文档等一些简单的事情,其实要做好并不容易。在学校兼职的日子里,她认真工作,熟悉招生流程,热诚地接待每一个前来咨询的学员,积累了很多与人交流合作的经验。
2004年毕业后,杨红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,顺利聘到上海一家设计公司从事效果图的后用处理工作。工作之余,她不仅自学了市场营销管理课程,还积极参加企业管理的相关培训,这些为她日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创业路几多艰辛
2006年初,杨红辞去了稳定的白领工作,原因很简单,自主创业,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,是她的梦想与追求。于是,她揣着仅有的5000元钱,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,主要业务为效果图、多媒体与动画设计等。
尽管最初穷得只剩理想,但杨红仍十分乐观。她说,设计工作室最初是在居民楼一个租来的单室套间里成立的,室内的摆设仅有一张办公桌、一台电脑及一张“白天用来接待客户、晚上当床用”的沙发,而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也只有她和她爱人。为了节约开支,夏天即使酷热难耐,他们也舍不得开空调。工作室成立初期,他们没有任何业务来源,只能先在网上搜集客户资料, 然后带上作品骑着自行车去拜访客户。面对艰难困苦,杨红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,因为她坚信困难一定会过去。 “毕业时,我体重138斤,创业一段时间后,我瘦到了108斤。每天一醒来就开始工作,经常不能按时吃饭,有时候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。为了赶设计图,我曾经两天三夜没有睡觉。有天早上,我刚起床就晕倒了,去医院一检查,医生说因为疲劳过度。那时我就想,加一天一夜的班可以赚四千元钱,而父母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,也只有几千元的收入,所以自己再苦也觉得甜。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打拼,杨红的意志品质已磨砺得更为坚强。2018年,她正式注册了典墨互动信息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,规模也由起初的两个人增至二十多人。
勇攀高峰成气候
近年来,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,极大地推动了CG 产业的兴起。目前,CG 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广告拍摄、能伦动画、图形、声音等技术为核心,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,内容涵盖信息、传播、广告、通讯、虚拟互动新媒体、电子娱乐产品、网络教育、出版等多个领域,涉及计算机、影视、传媒、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群,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,是继IT 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。
2010 年,经过两年的发展,典墨科技已初具规模,并筹划组建了以典墨上海公司为业务核心的实训基地,以盐城动画培训为中心的人才基地。目前,仅上海公司的在职员工就达80 人。他们始终坚持着“以先进数字技术为现实应用服务”的理念,为政府、文博、旅游、会展、房产、传媒、工业、网络等行业,提供专业的三维影像和虚拟互动技术服务,为其设计、宣传、展示、教育等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
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。2010年5月,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,典墨凭借自身实力,成为网上世博会官方合作伙伴。在世博会的合作项目中,典墨参与设计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、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、上海世博会电信博物馆、中东迪拜AL KAMAL INTERNA-TIONAL EST、美国豪生酒店管理、2008 北京奥运会场馆、北京天文馆球幕、澳门城市仿真、上海浦东科普3D虚拟社区、老虎馆多媒体项目等。除此之外,典墨科技还多次和国际顶尖公司并肩作战,吸引了大量的人才,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。
丰厚的经济收益,极低的能源损耗,使得许多国家都投巨资对CG 技术进行重点扶持及研发。我国CG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人才匮乏,进人该行业的人员迫切需要相关技能的培训,同时,公司也需要储备人才,杨红萌生了开展相关教育培训的想法。考虑到短训培养出来的学员只能学会简单的工具用法,不能有效地将“技术与艺术”结合起来,难以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中高端人才,杨红大胆地创办了以上海为中心,以盐城为后援的数字教育学院,探求“技术与艺术”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。这种模式将教育重点放在学员操控实际项目能力的培养上,根据学员不同的职业取向,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,通过点墨科技的职业教育培训,学员可以迅速获得提升,顺利实现高质量定向就业。
明天的成就将会超过今天的作为,作为典墨科技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,她用执着的信念,带领着自己的团队,向更高的目标努力。